查看: 63572|回復: 14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辯論主題大征求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8-13 07:06: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您是否有一個與別人相反的技術觀點!

 

您的觀點,是否一直無人知道,或遭人質疑!

 

把您的觀點回復給我們,每周一次的辯論大賽就在《中國畜牧人論壇》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07-8-13 18:43:15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的農民該不該養(yǎng)豬
板凳
發(fā)表于 2007-8-14 07:51:45 | 只看該作者

準備結婚的情侶買房該寫誰的名字?

準備結婚的情侶買房該寫誰的名字? 正方:誰出錢就寫誰的名字 反方:當然該寫倆人的名字 這是我在其他論壇上看到的一個調查,感覺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就拿過來供大家探討,若黃幫主感覺不妥,與本論壇內容不符,可以不開通討論!?。? 謝謝?。?! [ 本帖最后由 tony2005428 于 2007-8-14 07:54 編輯 ]
地毯
發(fā)表于 2007-8-14 11:10:34 | 只看該作者

500萬 和 漂亮賢惠的女人(或者非常愛你男人) 你會選誰?

500萬 和 漂亮賢惠的女人(或者非常愛你的男人) 你會選誰? 正方:500萬,但是沒有漂亮又賢惠的女人 (或者非常愛你的男人) 反方:漂亮又賢惠的女人(或者非常愛你的男人),但是沒500萬 [ 本帖最后由 tony2005428 于 2007-8-14 11:13 編輯 ]
5
發(fā)表于 2007-8-14 16:02:53 | 只看該作者

大學生去養(yǎng)豬到底好不好?

教育部新聞發(fā)言人王旭明指出:某個名校的大學畢業(yè)生做了很服務性的工作,比如說養(yǎng)豬去了,媒體嘩然,他怎么養(yǎng)豬,我們認為養(yǎng)豬就是沒有文化的人做的事情等等,這都是傳統(tǒng)的、陳腐的觀念。王旭明表示,有科學知識的人去養(yǎng)豬,會在養(yǎng)豬的領域會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您怎么看呢?
6
發(fā)表于 2007-8-14 16:05:56 | 只看該作者

大學生畢業(yè)一年 做“溫水青蛙”還是跳槽?

京滬地區(qū)勞動保障部門發(fā)布的2006職場調查顯示:僅15%左右的人因各種因素限制不想或無法跳槽外,考慮跳槽的人比例高達85%;還有一部分人因為在實踐中發(fā)現專業(yè)不理想,考慮重回學校讀書。您認為,畢業(yè)一年的大學生是應該在崗位上鍛煉自己,積累經驗還是選擇跳槽,直到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7
發(fā)表于 2007-8-14 16:26:04 | 只看該作者

選擇面包還是選擇愛情

選擇面包還是選擇愛情
8
發(fā)表于 2007-8-14 16:34:39 | 只看該作者

稅收的征收和支出應不應該更透明

辯論背景:近四萬億的稅收都干什么去了? 【2007.07.29 12:43】 來源:中國網 作者:林金芳   最近一期《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文章,描述一個“虛擬”母親的所遭遇到民生問題。從孩子的出生,到看病、買房,再到水、電、氣,銀行取款,孩子上學,都無一不面臨種種無奈與辛酸。這位母親,也是一位普遍的納稅人,據說,在2006年,像她這樣的納稅人,一共繳納了37636億元稅給政府。或許,我們與她一樣,都不知道這些稅都干了什么!為什么不能拿這些錢去打造更好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南方周末》7月26日)   美國政治家亨利·克萊指出:“政治是一個信托機構,而政府官員則是受托人;信托機構和受托人都是為了人民的利益而設立的。”從這個角度,對財政收支過程中發(fā)生的信息,納稅人顯然有著充分的知悉和獲取的權利。   根據稅收的征收與支出流程,一般來說,納稅人的知情權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對稅收政策制訂的知情權,對稅收政策內容的知情權,對稅收管理的知情權,以及對稅款支出方向、效率的知情權。我們的錢干了什么?產生了什么效果?這都是每一個納稅人都有權知道的。然而,這么多年來,從中央到地方,似乎從來沒有一個報告認真、詳細地公布過財政收入的分流與使用。老百姓只能從媒體報道、專家臆測的只言片語中“想當然”。   對政府預、決算及預算執(zhí)行情況的知情權,這也是納稅人知情權的重點和關鍵所在。稅款支出過程是政府“生產”與“分配”公共產品與勞務的過程,稅款支出的方向如何、效率高低,直接關系到納稅人的福利實現,進而影響著納稅人的納稅積極性和稅款的征收。可是,偏偏這些重要部分,涉稅部門往往以保密權和隱私權為借口,把一些普通的資料也納入保密范圍,不予公開。   前段時間,有關部門搞了一個“個稅自行申報”,結果在全國各地遭到冷遇,有些地方甚至為零。中國人納稅不積極,有些認為這是因為中國公民納稅意識不強、有關部門準備不足。我倒認為,國人“納稅不積極”,這應該早在預料之中,在一個權利和義務不明、沒有陽光照射的稅務、財政體制中,公民的納稅積極性從何而來?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財政透明守則宣言》,有個觀點很經典,財政透明度是優(yōu)良政府管理的一個關鍵方面,只有遵循更有力和更可信的財政政策,才能贏得知情公眾的支持。   據統(tǒng)計,我國稅費總負擔占GDP比重已達25.1%,如果再加上體制外,將達30%左右。美國《福布斯》也報道,中國內地的“稅負痛苦指數”位居全球第三、亞洲第一。與“高稅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們的低福利,正如《南方周末》所虛擬的這位媽媽所遭遇到的。盡管每年財政收入超常增長,可公共服務支出所占財政收入的比重卻越來越低,相反,行政管理費用卻如脫韁野馬。這種“高稅賦”且“取之于民、用之于官”的現象,無疑大大挫傷公民自行納稅人的積極性。
9
發(fā)表于 2007-8-14 17:18:17 | 只看該作者
先打工還是先創(chuàng)業(yè)?
10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8-14 18:35:42 | 只看該作者
最好靠近畜牧行業(y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 23:1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