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4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疾病防控] 牛傳染性胸膜肺炎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4-8-20 17:17: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牛傳染性胸膜肺炎又稱牛肺疫,是由支原體感染所引起的一種特殊的傳染性肺炎,以纖維素性胸膜肺炎為主要特征。


一、流行病學

本病易感動物主要是牦牛、奶牛、黃牛、水牛、犏牛、馴鹿及羚羊。各種牛對本病的易感性,依其品種、生活方式及個體抵抗力不同而有區(qū)別,發(fā)病率為60%~70%,病死率約30%~50%,山羊、綿羊及駱駝在自然情況下不易感染,其他動物及人無易感性。主要傳染源是病牛及帶菌牛。據報道,病??祻?5個月甚至2~3年后還能感染健牛。病原體主要由呼吸道隨飛沫排出,也可由尿及乳汁排出,在產犢時還可由子宮滲出物中排出。自然感染主要傳播途徑是呼吸道。當傳染源進入健康牛群時,咳出的飛沫首先被鄰近牛只吸人而感染,再由新傳染源逐漸擴散。通過被病牛尿污染的飼料、干草,??山浛诟腥?。年齡、性別、季節(jié)和氣候等因素對易感性無影響。飼養(yǎng)管理條件差、畜舍擁擠,可以促進本病的流行。牛群中流行本病時,流行過程常拖延甚久。舍飼者一般在數周后病情逐漸明顯,全群患病要經過數月。帶菌牛進人易感牛群,常引起本病的急性暴發(fā),以后轉為地方性流行。


二、臨床癥狀

病變顯微結構潛伏期為2—4周,短則8d,長可達4個月。癥狀發(fā)展緩慢者,常是在清晨冷空氣或冷飲刺激或運動時,發(fā)生短干咳嗽,初始咳嗽次數不多而逐漸增多,繼之食欲減退,反芻遲緩,泌乳減少,此癥狀易被忽視。癥狀發(fā)展迅速者則以體溫升高0.5~1℃開始。隨病程發(fā)展,癥狀逐漸明顯。按其經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型。

1、急性型癥狀

明顯而有特征性,體溫升高到40~42℃,呈稽留熱,干咳,呼吸加快而有呻吟聲,鼻孔擴張,前肢外展,呼吸極度困難。由于胸部疼痛不愿行動或下臥,呈腹式呼吸。咳嗽逐漸頻繁,常是帶有疼痛短咳,咳聲弱而無力,低沉而潮濕。有時流出漿液性或膿性鼻液,可視黏膜發(fā)紺。呼吸困難加重后,叩診胸部,患側肩胛骨后有濁音或實音區(qū),上界為一水平線或微凸曲線。聽診患部,可聽到濕性羅音,肺泡音減弱乃至消失,代之以支氣管呼吸音,無病變部分則呼吸音增強,有胸膜炎發(fā)生時,則可聽到摩擦音,叩診可引起疼痛。病后期,心臟常衰弱;脈搏細弱而快,每分鐘可達80~120次,有時因胸腔積液,只能聽到微弱心音或不能聽到。此外還可見到胸下部及肉垂水腫,食欲喪失,泌乳停止,尿量減少而比重增加,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病畜體況迅速衰弱,眼球下陷,眼無神,呼吸更加困難,常因窒息而死。急性病程一般在癥狀明顯后經過5~8d,約半數取死亡,有些患畜病勢趨于靜止,全身狀態(tài)改善,體溫下降、逐漸痊愈。有些患畜則轉為慢性,整個急性病程約為15—60d。

2、慢性型癥狀

慢性型多數由急性轉來,也有開始即取慢性經過者。除體況消瘦,多數無明顯癥狀。偶發(fā)干性短咳,叩診胸部可能有實音區(qū)。消化機能擾亂,食欲反復無常,此種患畜在良好護理及妥善治療下,可以逐漸恢復,但常成為帶菌者。若病變區(qū)域廣泛,則患畜日益衰弱,預后不良。治療方案: 用牛疫寶(英國意康)配合黃金頭孢1:1稀釋,打一針即可


三、預防措施


(1)尚無特效藥物,因此,病牛要嚴格隔離并及時上報,病牛要撲殺、消毒。消毒常用2%來蘇水或10--20%石灰乳。  

(2)未發(fā)病的牛要普遍接種牛肺疫弱毒疫苗。常發(fā)地區(qū)每年都要堅持預防接種,該疫苗有一定殘余毒力,因此,注射后要注意觀察,反應嚴重者,要立即靜脈注射新砷礬鈉明(“914”),每次每公斤體重注射10毫克,極量為每次每頭4克;或注射土霉素,用量是每日每公斤體重注射5--10毫克。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5 19:0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