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63|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營養(yǎng)飼喂] 奶牛日糧中是否可以用油脂及脂肪粉來代替全部玉米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0-12-7 22:09: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天聽個朋友在說,說現(xiàn)在一些韓資企業(yè),奶牛全價料內,不加玉米,只是能過一級大豆油及核心料(每噸18.5kg,含有氫鈣和小蘇打在內)來調節(jié)能量,我很不理解。不過聽說質量還不錯。請高人指點!為謝
中國畜牧人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10-12-7 22:19:17 | 只看該作者
這個值得探討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tǒng)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fā)表于 2010-12-8 13:28:5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cuiche 于 2010-12-8 13:31 編輯

成本高,是否經(jīng)過包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fā)表于 2010-12-8 17:18: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村民 于 2010-12-9 05:44 編輯

不可以,以脂肪和油作為能量來源(脂肪不能作為瘤胃發(fā)酵的能量)
碳水化合物是奶牛最重要的能量來源,同時也是合成乳脂與乳糖的主要前體,通常占日糧比例的60-70%,對反芻動物來說,碳水化合物另一重要功能是維持胃腸道健康。根據(jù)分析方法和動物利用效率,一般可將碳水化合物分為纖維性碳水化合物(FC,細胞壁)和非纖維性碳水化合物(NFC,細胞內容物) 。
對于泌乳奶牛,瘤胃、肝臟和乳腺是碳水化合物代謝的三個最主要器官。
1 碳水化合物在奶牛體內的消化代謝
1.1 瘤胃內揮發(fā)性脂肪酸的產(chǎn)生
瘤胃常被比喻成一個大的“發(fā)酵罐”,在瘤胃發(fā)酵過程中,碳水化合物被瘤胃微生物(主要是細菌)降解產(chǎn)生能量(主要被用于瘤胃微生物生長繁殖)、氣體(甲烷和二氧化碳) 、熱量和酸。影響瘤胃內碳水化合物降解率的因素一般有:植物成熟度、來源及加工方法。
乙酸、丙酸和丁酸這三種揮發(fā)性脂肪酸(VFA)占瘤胃產(chǎn)酸總量的95%以上,另外,氨基酸發(fā)酵也產(chǎn)生一小部分酸,這些VFA為奶牛提供了60-80%的能量。奶牛通過打嗝排出甲烷和二氧化碳,損失了一部分能量(主要是甲烷能) ,氣體的排出可以起到疏通食道的作用,否則很容易引起瘤胃鼓氣。瘤胃內發(fā)酵產(chǎn)生的熱量除了在氣溫低時用來維持體溫外,均流失掉。
揮發(fā)性脂肪酸以及一些發(fā)酵終產(chǎn)物通過瘤胃壁被吸收進入體內。大多數(shù)乙酸和所有丙酸都被運送到肝臟,而大部分丁酸則在瘤胃壁轉化為酮體(β--羥丁酸) ,酮體是機體組織重要的能量來源。一般情況下,酮體主要來自瘤胃內發(fā)酵產(chǎn)生的丁酸,但在泌乳早期,能量負平衡情況下,奶牛通過動員體脂來彌補酮體供給不足。
1.2 肝臟中葡萄糖的生成
    大部分丙酸在肝臟轉化為葡萄糖,肝臟也能利用氨基酸進行葡萄糖合成,這是個很重要的過程,因為正常情況下,由于瘤胃微生物的發(fā)酵作用,奶牛從消化道吸收的葡萄糖很少,所有的乳糖都必需來自肝臟的轉化。有一個例外是,當奶牛攝入大量淀粉類精料或飼喂了過瘤胃淀粉,使一部分淀粉能逃脫瘤胃發(fā)酵到達小腸,繼而轉化為葡萄糖被運送至肝臟,用于合成乳糖。
肝臟合成葡萄糖的另一來源是乳酸鹽。保存良好的青貯飼料中存在乳酸鹽,而日糧中淀粉過多也會在瘤胃生成乳酸鹽,從而引起瘤胃內環(huán)境呈酸性狀態(tài),對纖維的消化能力減弱,嚴重時導致奶牛拒食。
1.3 乳糖和乳脂在乳腺內的合成
在泌乳期,乳腺組織需要大量葡萄糖用于合成乳糖,乳糖的合成量與奶牛每日的產(chǎn)奶量密切相關。由于葡萄糖主要來自在瘤胃內生成的丙酸,所以,也就是說,丙酸的產(chǎn)量決定了奶牛每日產(chǎn)奶量。
另一方面,一部分乳糖也被轉化為甘油,與乙酸和β--羥丁酸結合形成乳脂。乳腺主要合成短鏈飽和脂肪酸(4-16個碳),大約占奶牛乳脂總量的一半,而另一半則來自日糧中的脂肪,其中包括一小部分長鏈不飽和脂肪酸(大于18個碳)。
乳腺合成乳脂和乳糖所需能量主要由酮體提供,但乙酸和乳酸在許多組織細胞中也能作為一種能量來源。
2 碳水化合物與奶牛生產(chǎn)的關系
2.1 碳水化合物對產(chǎn)奶量和乳脂率的影響
纖維性碳水化合物(主要來自粗料)提高乙酸產(chǎn)量,而非纖維性碳水化合物(主要來自精料)則刺激丙酸生成,正常情況下,瘤胃內乙酸與丙酸的比例應大于2.2∶1。日糧中碳水化合物種類的不同影響瘤胃內揮發(fā)性脂肪酸(VFA)的產(chǎn)量和比例,進而影響奶牛產(chǎn)奶量與乳脂率。
當日糧中含有大量粗料時,瘤胃內揮發(fā)性脂肪酸的組成一般為:乙酸 65%、丙酸 20%和丁酸 15%,在這種情況下,乙酸的供給量足以使乳脂產(chǎn)量最大化,但較低含量的丙酸限制了葡糖糖的合成,從而制約了奶牛的產(chǎn)奶量,特別是在泌乳早期。
當精料喂量過多或粗料粉碎過細時,瘤胃內丙酸的比例會升高至40%以上,而乙酸比例則降到40%以下,產(chǎn)生結果是:產(chǎn)奶量提高,乳脂率下降,同時也增加了瘤胃酸中毒的風險,另外,與泌乳相比,奶牛更容易利用多余的能量合成體脂,導致奶牛肥胖。
2.2 碳水化合物對瘤胃PH值的影響
反芻動物自身主要通過咀嚼飼料時產(chǎn)生的大量唾液來維持瘤胃PH值的穩(wěn)定,因為唾液中含有豐富碳酸氫鈉與磷酸鹽,能有效中和瘤胃發(fā)酵過程中產(chǎn)生過多的酸。
高粗料日糧促進奶牛反芻與咀嚼,增加唾液的分泌量,提高了對瘤胃PH的緩沖作用,另一方面,粗料中主要以纖維物質為主,在瘤胃發(fā)酵產(chǎn)酸速度相對較慢,因此對酸化瘤胃內環(huán)境貢獻較少。粗料還要具有一定的長度,才能在瘤胃內形成纖維浮團,以利于微生物消化,一般要求奶牛每天應該采食長度大于2.5cm的粗料(苜蓿干草、羊草等)2.3kg以上。
谷物類飼料主要由淀粉構成,在瘤胃降解速度非常快,短時間內可使瘤胃PH值大幅下降,而谷物中的纖維物質在維持瘤胃內環(huán)境穩(wěn)定性方面的作用也明顯不如粗料來源的,其有效性平均只有粗料來源纖維的50%。采食過多谷物類精料容易造成瘤胃發(fā)酵障礙和健康問題。當觀察到牛糞中含有大量未消化玉米細?;驒z測到瘤胃PH小于6時,表明日糧中精料過量。一般建議日糧中精料的含量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超過60%,而且,要避免一次性大量飼喂高淀粉精料,最好不超過2.5kg。
2.3 碳水化合物對微生物蛋白產(chǎn)量的影響
引起奶牛乳蛋白偏低的一個主要因素是日糧中可發(fā)酵碳水化合物水平低,使微生物蛋白產(chǎn)量減少,導致合成乳蛋白的氨基酸減少。很多農戶看到奶牛乳蛋白率降低時采用增加蛋白飼料的方法,卻忽略了日糧中可發(fā)酵碳水化合物水平,所以,往往收效甚微,反而加重了氨中毒的可能性。
瘤胃內微生物蛋白質(MCP)合成主要取決于瘤胃內碳水化合物和氮的利用效率。可利用能量的缺乏導致氨生成速度超過細菌利用速度,使MCP產(chǎn)量下降。研究表明,當日糧中非纖維性碳水化合物水平較高或用易降解碳水化合物替代不易降解碳水化合物時,MCP增加。幾種主要谷物中淀粉的降解率排序為:燕麥>小麥>大麥>玉米>高粱,另外,大多數(shù)谷物的加工方法(如破碎、壓扁、膨化等)都可以同時提高淀粉在瘤胃的發(fā)酵速度和消化率。
為了使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最大化,我們需要選擇和平衡各種消化速度不同的能量飼料在配方中的量,使其在瘤胃中逐漸、均衡釋放能量,并匹配于瘤胃中氮的釋放速度,達到兩者在瘤胃消化的同步化。
韓資企業(yè)黑降低成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fā)表于 2011-2-12 23:51:26 | 只看該作者
脂肪用量高 會對瘤胃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8 17:2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