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毯
發(fā)表于 2010-6-3 17:53:36
|
只看該作者
在晚秋、冬季、及入早春,蛋雞在產蛋期產蛋率下降的現象較為常見,其原因是復雜的、多方面的,現簡述如下,供防治參考。
一、飼養(yǎng)管理不善:
1、育雛期、育成期的雞群飼養(yǎng)管理不善,如飼養(yǎng)密度過大,太擁擠,生長緩慢,體重不足,體成熟和性成熟晚,開產及產蛋高峰形成晚。有的養(yǎng)雞戶在育在期將公母雞、蛋雞、肉雞混養(yǎng),甚至不同年齡的雞混養(yǎng)在一起,使強弱懸殊,飲食不均,生長快慢不等,因此,雞的均勻度很差,產蛋高峰的到來既慢也很雞長時間維持高的產蛋率,表現明顯的不同程度的產蛋率下降。
2、入冬以來,外界環(huán)境溫度很低,雞舍內外溫差較大,有一部分養(yǎng)雞戶只注意保持雞舍內溫度,而忽視通風的重要性,較多的存在通風不良的問題,雞舍內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濃度很高,不僅通風不良,氧氣相對不足,而且有害氣體過多,濃度很高,時間過長,易刺激損傷雞的呼吸道粘膜,抵抗力降低,誘發(fā)呼吸道疾病,反過來又影響氣體交換,發(fā)生氧的進一步不足,障礙體內營養(yǎng)物質的氧化分解過程,所以,影響產蛋雞的生產性能,使產蛋率下降。
3、光照不足:光照對刺激性腺的生理機能、對產蛋的影響較大。光照不足,性腺機能減弱,卵泡形成慢,促使產蛋減少,有的養(yǎng)雞戶只用自然光,沒有用燈光補光,使光照在16小時以下。有的雖然補充光照,但燈泡太少或度數太小,雖有15W的燈泡,但不及時擦凈被粉塵等掩蓋,光照也不足,對產蛋率造成不利的影響。
4、有的養(yǎng)雞戶,飼料、飲水定時定量供應,實行限飼,存在著食料、飲水不夠,能量及蛋白質等不足的問題。
5、產蛋高峰期后換料過快,應激反應較大,影響采食及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利用和蛋的形成,使產蛋減少。
6、雞群突然受到應激,如異常的聲響、突然晃動的光影、注射疫苗和抗體、投喂捉雞及飼養(yǎng)程序和環(huán)境的改變等因素也可引起產蛋率的下降。
針對以上飼養(yǎng)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應及時解決,合理的飼養(yǎng),加強管理,注意飼養(yǎng)密度不宜過大,適當的通風和光照等??傊闺u生活在適宜良好的環(huán)境中,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優(yōu)良的遺傳生產性能。
二、飼料的配制不合理,營養(yǎng)成分不全或不平衡
1、飼料原料穩(wěn)定性差,特別是自配料,更易出現生產性能的改變,如經常調換預混料、濃縮料或將雜粕代替豆粕或豆餅等,影響飼料的質量及有效成分的平衡,影響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利用和蛋的生成性能。研究證明,使用雜粕時,應補充賴氨酸、鐵、銅、VB6、VB12等。
2、飼料加工不好,拌料不均勻,有的養(yǎng)雞戶用"鐵锨"拌料,達不到高度混合均勻的要求,有效成分分布不均勻,有的雞吃的多,有的雞吃的少,影響部分雞的生產性能,產蛋率下降。
3、能量不足:大宗原料用新玉米喂雞,新玉米含水量太高,能量物質減少。標準玉米含水量為14%。但新玉米含水量達19-20%,甚至更高,作為主要能量物質的玉米含水量太高,實際上就等于減少能量物質,造成能源不足,能量不夠,所以在冬季天氣寒冷,飼料能量不足,再加上限飼均可使產蛋率下降,因為雞體所獲得的能量是在去除雞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外,才能支付產蛋所需要的能量。能量不足,必將產蛋減少。
4、由于蛋雞生產的雞蛋價格不高,市場不景氣,部分養(yǎng)雞戶在配制飼料時,過于追求降低成本,圖省錢,選用質量差的不合格的飼料或原料,營養(yǎng)成分不全,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不足,特別在育成期就沒有很好的飼養(yǎng),使雞生長發(fā)育不好,體質差,抵抗力低,優(yōu)良的遺傳生產性能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使雞在產蛋期生產性能差,產蛋率不高或產蛋不穩(wěn),產蛋率下降。
5、有的養(yǎng)雞戶由于使用霉敗、變質的飼料,含有多量的細菌、毒素、變性蛋白等,發(fā)生腸炎、拉稀或中毒,引起消化紊亂及吸收障礙,也將成為產蛋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對于以上飼料配制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及時解決,按科學的飼料配方,選用優(yōu)質的原料合理的配制,使雞能吃到符合營養(yǎng)需要的全價飼料,生活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不斷的調動、發(fā)揮、提高和保持良好的生產性能。
三、用藥錯誤:
產蛋雞發(fā)病后,治療不當、用藥錯誤,使用產蛋雞忌用的磺胺類藥物、四環(huán)素類及新霉素類藥物等,對機體造成損害,抑制生殖機能,產蛋減少,產蛋率下降。
四、疾病的干擾:
1、由于季節(jié)性變化,大氣候溫度太低,部分養(yǎng)雞戶對冬季舍內的保溫和通風的矛盾處理不好,存在通風不良的問題。雞舍內環(huán)境很差,易發(fā)生呼吸道疾病,如傳染性鼻炎、傳染性喉氣管炎、霉形體病等,均可不同程度的引起產蛋率的下降。
2、在引起產蛋率突然下降,幅度較大時還應考慮有如下傳染病的干擾存在:
1)新城疫(ND):
生產中較常見,多發(fā)生在長期未免疫或免疫效果不好或免疫失敗的雞群,采食量下降(10-20%),產蛋率下降(20-30%)。蛋的質量降低,蛋殼變白、變薄、畸形蛋增多、排綠色稀便,有的有神經癥狀。病理剖檢,多見胃腸道有該病毒的有特征性的病變。對病雞群可實行綜合性防制措施。如緊急免疫,加強消毒管理,使用立克寧、毒克1號、克毒特樂等抗病毒藥及特殺、環(huán)丙沙星、蒽諾沙星、強力霉素等抗菌藥、補充營養(yǎng)(增加金維他用量),提高機體抗病力等。
2)禽流感(AL):
有時表現地方性流行,病雞采食量和產蛋率下降(30-60%),精神沉郁,冠發(fā)紫,個別雞冠、眼瞼、肉髯水腫,腿部鱗片呈紫黑色出血斑,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癥狀,氣管環(huán)有大量粘液,拉綠色糞便,腺胃乳頭出血或有大量粘液,肌胃角膜易剝離,腸道呈片狀或條狀出血,輸卵管水腫,有膿性物,卵泡變形,出血,易破裂。腎腫大出血。肝腫大,常伴有脂變或破裂出血。
對病雞群采取綜合性防制,加強飼養(yǎng)管理,搞好隔離消毒,提高機體抵抗力,減少應激,預防其他斷發(fā)病。進行必要的藥物治療,以減少生產損失,大群可用板蘭根沖劑,抗病毒藥(山農大藥業(yè)公司的立克寧,克毒特樂或病毒靈、病毒唑)飲水或拌料。也可用金剛烷胺VC、強力霉素等藥物以減少死亡和防止繼發(fā)病。發(fā)病后期,可用金維他或金蛋散,促進恢復產蛋。
3)雞傳染性支氣管炎(IB):
呼吸型傳支:成年雞呼吸道癥狀明顯,但產蛋率明顯下降,嚴重的可減少一半。產畸形蛋、薄殼蛋、褪色蛋、蛋白稀薄、蛋黃與蛋白分離。一般10天后產蛋漸恢復。
產蛋雞變異性傳染性支氣管炎,由冠狀病毒引起,此病毒發(fā)生于產蛋雞群,多于200日齡爆發(fā)。本病與應激關系密切,各種強應激均可誘發(fā)本病。發(fā)病雞群初期有以"呼嚕"為主的呼吸道癥狀;無混合感染時,無咳嗽或甩鼻,呼吸道癥狀約5-7天,采食量下降5-20%。糞便變軟或拉水樣糞便。
本病的特征變化是產蛋變化
(1)新開產雞發(fā)病后,產蛋上升緩慢或徘徊不前或下降。復康后達到原有水平。
(2)產蛋高峰期發(fā)病前1-2天產蛋呈現波動,2-3天后迅速下降,一般下降20-25%??祻秃笠策_到原有水平。
(3)老齡發(fā)病后,產蛋率迅速下降,回升很慢。在產蛋下降的同時,蛋的質量降低,蛋殼表面粗糙,蛋殼變薄,色變白,蛋重小,畸形蛋多,異常的蛋約占510%。
本病防制,無特效療法,因發(fā)病與應激密切相關,只有盡力減少應激,加強飼養(yǎng)管理,消毒提前免疫等綜合措施。120日齡可注射復全ND+EDS76+IB+變異傳支四聯苗一頭份,可控制其發(fā)病及流行。
4)減蛋綜合癥(EDS-76):
減蛋綜合癥又稱產蛋下降綜合癥,是青年母雞發(fā)生的病毒性傳染病,產褐殼蛋的雞最易感,特征性變化是產蛋雞群不能如期達到產蛋高峰或產蛋率大幅度下降。產蛋下降通常發(fā)生在24-36周齡,產蛋率下降20-30%,甚至50%。產白殼蛋、薄殼蛋、軟殼蛋、無殼蛋、畸形蛋等異常蛋、蛋白呈水樣,蛋黃色淡,有時蛋白中混有血液等,產蛋下降 持續(xù)4-10后可恢復。
診斷要點:產蛋突然下降,異常蛋增多,尤其產蛋褐殼帽雞在產蛋下降交1-2天出現蛋殼褪色,蛋殼變薄、變脆等,可做出初步診斷,必要時作進一步化驗診斷。
防制可采用加強管理和免疫接種,產蛋下降綜合癥油苗一般開產前20天或120日齡注射,整個產蛋期有較好的保護。
5)雞腦脊髓炎(AE):
各種品種的蛋雞和肉雞均可感染發(fā)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但春季和冬季多發(fā)。
發(fā)病雞群精神、采食、飲水、糞便基本正常,個別雞群發(fā)病期采食下降5-10%。主要表現產蛋率下降,蛋的大小、形狀、顏色、蛋殼的厚度無明顯變化。雞群產蛋量從下降到恢復均約需5-15天,產蛋下降幅度差異較大,產蛋高峰期及臨近高峰期的雞群發(fā)病后,產蛋下降幅度大,高峰日齡的雞群產蛋下降幅度小,一般在10-40%間。
本病無特效療法,要在飲水中加立克寧、克毒特樂、病毒靈,板蘭根沖劑,加大維生素用量。最佳方法是免疫接種。將弱毒苗和油苗結合使用。在70-100日齡青年雞用弱毒苗免疫(因為弱毒苗在產蛋期使用可引起產蛋下降)。油苗可在開產前20天皮下或肌肉注射,經15-20天可產生免疫保護。
xjxf598 于 2010-6-3 17:56 補充以下內容
上面總結較全面,希望有所幫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