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合物是一種特殊的絡合物,是指一個或者多個基團與一個金屬離子進行配位反應而生成的具有環(huán)狀結構的絡合物,分子量小于800,因為是同一類所以吸收機制是一樣的,目前有關氨基酸絡合(螯合)物的吸收機制,有兩種說法:
在動物的腸腔內, 微量金屬都必須與內源或外源配位體結合形成絡合物, 再以此形式吸收并進一步轉運, 而氨基酸就是這些配位體中較合適的一種,氨基酸螯合物是機體吸收金屬元素離子的主要形式, 氨基酸又是動物體內合成蛋白質的必需物質, 因而具有較高的生物效價。
目前,關于氨基酸微量元素絡合或螯合物對動物的作用機理尚不清楚,現(xiàn)有的假說認為氨基酸微量元素絡合或螯合物可能在消化道內的存在狀態(tài)或吸收方式上以及組織代謝方面不同于無機微量元素,從而發(fā)揮其特有的生物學作用。
1 完整吸收假說
這種觀點是金屬氨基酸絡合物利用氨基酸的吸收機制被完整吸收, 而并非小腸中普通金屬的吸收機制。此觀點的核心是金屬離子以共價鍵和離子鍵與氨基酸的配位體鍵合, 被保護在絡合物的核心, 并且金屬絡合物以整體的形式穿過黏膜細胞膜、黏膜細胞和基底細胞膜進入血液。
2競爭吸收假說
這種觀點認為, 微量元素氨基酸絡合物能更有效地吸收,并非必須以整體和電中性形式實現(xiàn)。金屬絡合物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高可以用競爭吸收機制來解釋。絡合程度適宜的有機微量元素進入消化道后, 可以避免腸腔中頡抗因子及其它影響因子對礦物元素變成不溶性化合物或被吸附在有礙素吸收的不溶解膠體上, 而直接到達小腸刷狀緣,并在吸收位點處發(fā)生水解,其中的金屬以離子形式進入腸上皮細胞并被吸收入血液, 因此進入體內的微量元素量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