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工匠就是機械重復的工作者,但其實“工匠”二字意味深遠,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與堅定、踏實、精益求精相連。作為一名生產人員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如何才能更好地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多利潤?為此新飼料傳媒采訪到了博農利(霸州)飼料加工有限公司陳占總經理(以下簡稱“陳總”)。
圖片1.png (341.09 KB, 下載次數: 8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6-6 10:55 上傳
記者: 生產管理工作對一個企業(yè)來說至關重要,如果管理工作做不好,不但生產會受到直接的影響,也會給企業(yè)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根據您從業(yè)多年的經驗,您認為一名生產人員應該具備哪些素質?
陳總: 首先,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是必不可少的。好的管理一定是建立在堅實硬件基礎之上的,這就需要對設備有足夠的認知。除了在書本中學習,還要在企業(yè)交流中學習,更要在實戰(zhàn)中學習。只有真正掌握了設備的”秉性”,才能讓它們更好地為企業(yè)服務。
其次,我認為生產管理人員應該有強烈的成本意識。工廠是一個成本中心,所有的動作都會產生費用。因此,我們需要在有限的條件下,提高生產效率,同時減少不必要的支出,這樣才能為公司創(chuàng)造更多利潤。
記者: 博農利(霸州)飼料加工有限公司多年來不斷發(fā)展,也歷經了很多艱難,面對這些難題,您都是如何解決的?公司發(fā)展至今,再回頭看曾經,您想對當初的自己說些什么呢?
陳總: 工作中的許多難題,我也是第一次遇到。但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我都會盡全力解決。我會積極地向同行請教,向前輩學習,在實踐中不斷糾正與總結。通過自己的行為去帶動身邊的同事,逐漸形成博農利自己的工作氛圍。今年已經是我進入公司的第九個年頭,公司的規(guī)模也比剛來的時候擴大許多。經歷了2015年和2017年兩次改進,博農利的生產基地已是愈發(fā)現代化。回望過去,確實荊棘遍地,但我非常感謝博農利這個平臺,讓我在每一次坎坷中都收獲頗豐。
記者: 作為飼料加工企業(yè),我們的主營業(yè)務也是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的加工為主。改善工藝、提高產品質量則是我們公司的永恒的主題,提到這些關鍵詞,就不得不說到不斷被我們提及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既包含了敬業(yè)又有創(chuàng)新,那么在您的日常工作中是如何將“工匠精神”貫穿始終的,對您的工作都帶來了哪些影響?
陳總: 記得生產基地還在通州的時候,只要是用貨車直接送貨的客戶,我都會親自走訪。同時我還走訪了業(yè)內許多優(yōu)秀的企業(yè),向一線工人去請教生產問題。后來,我跟隨公司董事長參觀了國內頂尖的飼料廠,例如正大、帝斯曼、溫氏、中糧、中牧等,了解國內飼料機械行業(yè)最頂端的應用技術,取長補短,最終將所學技術運用到安陽工廠中。如今,安陽工廠有很多博農利獨有的元素,從工藝方面來講,博農利已經申請了六項專利,令我非常自豪。
記者: 作為霸州博農利的總經理,您一路走來,用“一步一個腳印”來形容再貼切不過,相信也會有很多經驗和總結,有哪些可以分享給大家?
陳總: 工作至今,我從沒有脫離一線。作為一名一線工作者,除了專業(yè)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悉心雕琢,不斷成長。借用博農利董事長陸世焯先生的一句話“人與人的區(qū)別是要看脖子以上的部分?!鄙a人員不單單是要進行體力勞動,在工作中不斷思考尋求突破才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一線工作者。
結語: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執(zhí)厥中?!痹谛竽列袠I(yè)蓬勃發(fā)展的當下,要想謀求更輝煌的成果, 就要有“人有我優(yōu)” 的技術追求。要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悉心雕琢,讓生產技術不斷攀越,造就精致的產品。
|